袁和平水浒传采访(央视版《水浒传》与袁和平
央视版《水浒传》与袁和平的袁家班,共同创造了经典!
央视版《水浒传》是1994年中央电视台筹拍的经典之作,历时三年完成,引发了全国热烈反响。这部电视剧根据明代施耐庵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张绍林携手编剧杨争光、冉平,以及众多明星演员李雪健、周野芒等,共同铸就了这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1998年,正值大陆和港台影视文化交流初期,袁和平领衔的袁家班凭借其华丽的动作和高超的武术设计逐渐在内地打开局面。袁和平被邀请参与《水浒传》的武术设计,展现了强大的专业水准,对内地电视剧动作设计来说是一次彻底的革新。
导演在邀请袁和平时,曾经历过三次的诚意拜访。袁和平被的诚意所打动,最终答应了参与《水浒传》的拍摄。在拍摄过程中,袁家班按照电影的要求,精益求精,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实现,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
《水浒传》的动作设计具有浓郁的写实风格,打斗场面集中体现了人物的个性。从林冲的枪、鲁智深的禅杖、武松的棍到李逵的板斧等,都充满了力量感。袁和平通过动作塑造人物个性的造诣,在《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除了个人打斗场面,两军交战和对垒的场面也精彩纷呈。袁和平在马战视觉效果上的独特才华,使得《水浒传》的打斗场面更加震撼。这部电视剧的成功,离不开多方面的通力协作,导演、演员和武术设计的到位都是经典诞生的关键。
袁和平作为一位启蒙老师,为后来的武打电影如《卧虎藏龙》等提供了灵感。在拍摄《水浒传》时,袁家班的参与让我们大开眼界,让我们领略了真正的武打动作的魅力。他们的创作力和才华,为这部经典电视剧增添了无数亮点。
提及《水浒传》中的武打场景,确实让人叹为观止。当时,我就如同一个热切的学生,怀揣着对动作戏的无尽好奇,来这片未知的领域。从燕青的拳、林冲的枪,到鲁智深的铲,每一招一式都深深吸引着我。尤其是攻打方腊的磅礴大战,背后是袁家班诸位优秀拳师的精心设计与指导。
而后,随着赵箭等一众同仁的加入,为大陆培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动作戏人才。他们在剧组中实打实地积累经验,影响力非同小可。参与过《水浒传》的每一位武师、动作指导,至今仍在动作武打戏领域里扮演着中坚角色。无疑,《水浒传》对于整个电视剧动作片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堪称动作戏的黄埔军校。
《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们,无一不是武功盖世。主演们进组后,在袁家班的指导下进行了严格的刀叉剑戟的集训。令人惊讶的是,武大郎的扮演者宋文华竟然身怀真功夫。为了呈现武松景阳冈上打虎的震撼场面,丁海峰与赵小锐不惜与真虎上演对手戏,画面真实、动作凌厉。央视版《水浒传》的武打动作充满了艺术性和娱乐性。
说到武打动作,袁和平的写实派动作设计风格在此剧中得到了完美体现。他追求动作的真实性,相较于写意派更贴近物理和生活真实。袁和平的动作设计逻辑分明、清晰连贯,他运用简单的招式与特效技术来呈现英雄好汉们的绝技。这种真实并非单纯的肉搏,而是在生活逻辑基础上的适当虚构和夸张。这种平衡既保证了动作的可信度,又增加了动作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在完成《水浒传》之后,袁和平在内地的事业更加顺利。他紧接着亲自指导了武侠电视剧《太极宗师》和《小李飞刀》,这两部作品都成为了一代人的美好回忆。回忆起90年代的香港武侠片热潮,袁和平出身于武学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武艺后进入电影圈当武术指导。他的《太极张三丰》更是邀请到了李连杰和杨紫琼这对史上的最佳男女武打明星出演。这部电影的武打场面设计精良、演员演技出色,成为史上的经典之作。
谈及《太极张三丰》的剧本创作,袁和平表示张三丰作为一代宗师和太极创始人,关于他的事迹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在编写剧本时,他们深入研究了历史背景和武侠小说的元素,结合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构建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他们注重从历史和传统中汲取灵感,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和创新的思考方式,以呈现出一部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魅力的武侠佳作。同时注重平衡武术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享受。
对于袁和平来说,《水浒传》和《太极张三丰》等作品都是他对动作戏的热爱和才华的结晶。他的武术指导风格独特且精湛技艺令人钦佩。他的作品不仅让观众享受到刺激的打斗场面还传递了侠义精神和文化内涵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袁和平对于张三丰的角色塑造和电影拍摄过程的见解深入且独特。他对张三丰的历史背景研究深入,电影中的张三丰不仅是武功高强,其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他对太极拳的理解和应用在电影拍摄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电影中的动作场面既有又有电影感。
在谈到与李连杰和杨紫琼的合作时,袁和平赞赏两位演员的才华与敬业精神。尽管杨紫琼并非武打演员出身,但她的表现却令人眼前一亮。对于在北京拍摄电影的经历,袁和平表示虽然有过一些困扰和挫折,但取景地丰富、人工费用较低的优势也让拍摄过程变得顺利。
《水浒传》总导演张绍林在二十年后的某个综艺节目上泪洒现场,这背后蕴含着一段感人的故事。面对拍摄四大名著最后一部《水浒传》的巨大压力,张绍林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深入研究原著,请来专家顾问,对剧本进行精心改编。为了弥补其他三部名著在武打场面的缺憾,他特邀被称为“香港第一武术指导”的袁和平参与指导。
袁和平的加入为《水浒传》注入了精彩的武打场面,使得这部电视剧成为经典之作。在拍摄过程中,演员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艰辛,这些努力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张绍林导演在二十年后对曾经的演员和剧组表示道歉,这背后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和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他的道歉也反映出他对曾经一起奋斗的剧组人员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水浒传》的成功离不开张绍林导演和袁和平武术指导的共同努力和付出。他们的才华、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使得这部作品成为经典之作,让观众回味无穷。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去铭记和感激。在电视剧《水浒传》开拍前的三个月,导演张绍林要求所有参演的“梁山好汉”们进行集训。剧组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健身房和健身器材,让他们在这段时间内锻炼肌肉,增强体魄。在这部电视剧中,除了特别危险的动作,大部分的打戏都是由演员亲自完成的,这也导致了在拍摄过程中演员们难免会受到一些伤害。
在拍摄“武松打虎”这一经典桥段时,剧组曾试图使用假虎拍摄,但是张绍林导演对武松这一角色有着极高的期望。武松在传说中是一位天人,是《水浒传》中独占十回的盖世英雄。为了追求真实效果,张绍林导演和其他团队成员反复商议后决定向马戏团借用两只真老虎——一只成年东北虎和一只孟加拉虎。尽管这些老虎都经过驯化,但没人能保证它们不会伤人。为了剧情更真实,演员丁海峰毫不犹豫地与这些凶猛的老虎展开了一场贴身肉搏。在拍摄过程中,丁海峰被老虎掀翻在地,脸上还被拍了一巴掌。但他一边擦着脸上的血一边安慰大家“没事儿”,展现出了极高的职业素养。
在选择武松的演员时,张绍林导演颇费心思。他心目中理想的武松形象应该是粗犷、彪悍,但同时也应该阳光帅气,充满浩然正气。在之前的作品中,祝延平版的武松被张绍林认为匪气太重。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导看到了丁海峰在电视剧《苦太阳》中的表演,被他的高大清澈的形象所吸引。当时的丁海峰因缺乏资源和人脉而打算退圈,但张绍林导演的发现让他重新找到了演艺之路。
在拍摄鲁智深倒拔垂杨楼的桥段时,为了呈现更真实的画面,张绍林导演要求工作人员找来一颗粗壮的真树让臧金生拔。当时找吊车并不容易,而且设备并不像现在这么安全。在拔树的过程中,差点因为钢丝断裂而发生意外。臧金生在饰演鲁智深这一角色时,为了满足形象需求,曾在两个月内从90公斤增重到130公斤。增肥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艰辛,每天要吃大量的食物和喝奶粉。尽管最后成功增肥,但据他的好友透露,他晚上睡觉时汗流浃背,甚至因此患上了心脏病。
在《水浒传》的拍摄过程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演员们在拍摄过程中受伤、生病都是常态。正是全剧组的敬业与拼命精神,才让《水浒传》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1998年,《水浒传》在万众期待中登上大荧幕,一经播出便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看热潮。虽然画面有些模糊、声音不够清晰,但那份真诚、热爱和执着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观众。导演张绍林因此被冠以“拼命三郎”之称。在回顾这段经历时,他感慨自己当时的苛刻,甚至觉得看到演员们受伤都是他们分内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才成就了这部经典之作。袁氏兄弟掌武术,新版梁山英雄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部令人热血沸腾的《水浒传》新版问世,引人瞩目的武术指导重任,便落在了袁和平与袁祥仁这对才华横溢的兄弟身上。
袁和平,这位被誉为“八爷”的界的璀璨明珠,出生于广州,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动作指导,更是蜚声海内外的导演。他的才华如同璀璨繁星,在香港动作电影的天空中熠熠生辉。他所导演的作品,每一部都如一颗明珠般璀璨夺目。而这次,他携带着多年的经验和深厚的技艺,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新版梁山英雄呢?这无疑令人期待不已。
再说袁祥仁,这位袁和平的胞弟,自小便随父亲袁小田学习武艺,并跟随几位兄弟混迹武行时代。他的替身演员生涯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挂名助理武术指导开始,袁祥仁便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事业巅峰。在六七十年代,他跟随大师兄张彻在邵氏影业崭露头角,为众多影片提供精彩的武术指导。而在与楚原、何梦华等名导演的多次合作中,他也展示了自己的独到之处。袁祥仁不仅在武术指导上有着卓越的才华,他的客串表演更是点睛之笔,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
这对兄弟联手,无疑为新版《水浒传》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他们的武术指导,将使这部经典之作焕发出新的光彩。我们期待在他们的巧妙手法下,梁山好汉的英勇形象将更加栩栩如生,他们的动作将更加流畅、真实。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对才华横溢的兄弟,为我们带来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