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权的旁落晋平公是怎么被淘汰的?
晋国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政治体制颇似后世的内阁制。国家事务主要由“六卿”负责,这些卿士的数量却并非固定,有时会增至十二卿,有时又减至八卿,全赖国君的决策而定。例如晋景公时期,六卿的数量增加至十二卿,而到了晋悼公的时代,格局更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晋悼公无疑是晋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在位期间,巧妙操控六卿,使君权得到了极大的反转。这位传奇国君年仅二十九岁便离世,仿佛被命运的BUG所修复。
晋悼公离世后,其平庸的儿子姬彪继位,人称晋平公。与父亲相比,晋平公的能力显然不足挂齿。他继位时仅十岁,如同当年的晋悼公一样,然而晋平公并未能重振晋国的雄风。
在六卿的主导下,晋平公在位期间,晋国依然称霸中原。他们击败了不听调遣的诸侯,一路打到齐国的都城临淄。当齐军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后,晋军只得退回晋国。随后,许国发生叛乱,晋平公迅速派兵平定。荀偃和栾黡两位将领也在湛坂大败楚将公子格。
齐国君主齐庄公为报临淄之仇,暗中与晋国的叛徒栾盈在曲沃发动叛乱。叛军突然袭击晋都新绛,晋平公措手不及,几乎被逼至绝境。在关键时刻,士鞅组织家丁和临时武装,成功抵挡了栾盈的攻击,将其赶回曲沃。曲沃武装趁机发起攻击,栾盈战死,栾氏一族被彻底消灭。
在此期间,宋、卫、郑、曹等多国与晋国结盟,并尊其为盟主,晋国再次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这一切的辉煌成就主要归功于晋国六卿。相比之下,晋平公除了发布号令外,似乎并未发挥太大的作用。他似乎在众多官场老手面前显得过于稚嫩。许多人都清楚,晋国国君的权势已日渐衰落,甚至连出使晋国的吴国使者季札和齐国使者都感叹晋国将来会落入六卿之手。
晋平公庸碌地担任了26年的国君后去世。他的离世虽然轻松,但却为子孙留下了强大的六卿集团,仿佛一匹狼一般,对后续的晋国君主构成了极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