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世人为何总爱把李白杜甫一起谈论
浩瀚诗坛,两位巨匠横空出世,便是“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提及,即便在李白杜甫离世一个甲子前后,人们已经开始以“李杜”相称。这两位文学巨匠,仿佛两颗璀璨的星辰,在中国历史的星空中交相辉映。
李白的人生丰富多彩,他的交友广泛,与众多文人墨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赞美孟浩然的诗歌才华,称之为“孟夫子”,并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他与高适也有一段不错的交情,虽然因道路不同最终分道扬镳,但曾经的情谊却是真实存在的。遇见贺知章时,李白的一篇《蜀道难》赢得他的高度赞誉,更赠予他“谪仙人”的雅号。贺知章对李白的欣赏和提携,无疑为李白的诗歌之路增色不少。
当我们将目光转向杜甫,我们会发现他与李白的交情更是深厚无比。闻一多曾用“两颗星的相遇”来形容李白与杜甫的相会,他们的相遇无疑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件盛事。他们虽见面不多,却彼此敬重,互相学习,共同撑起中国文学与东方文明的两大支柱。在杜甫的诗歌中,多次提及李白,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历史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中唐之后的中国,逐渐形成了“扬李抑杜”或“抑李扬杜”两大阵营。人们的喜好成了他们之间的界限,这种个人偏好无可厚非。总有一些人喜欢分高低、排座位,将两位文学巨匠简单对立起来,甚至为了政治需求扭曲他们的事迹。这样的做法显然有失公正。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创作和个人品格,欣赏他们的独特之处,而不是将他们置于对立面进行贬低或攻击。
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坛的两大巨星,他们的诗歌才华、家国情怀和个人魅力令人敬仰。他们的相遇和交情成为历史的佳话,他们的创作更是中国文学和东方文明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珍惜这份遗产,尊重他们的创作和个人品格,将他们作为文学巨匠来敬仰和学习。我们也应该摒弃偏见和误解,以公正的态度看待他们之间的差异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