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的真正来历
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它在每年的11月1日庆祝,而它的前夜,即10月31日,更是热闹非凡。在中文语境中,我们常常将万圣节前夜误称为万圣节。
孩子们会在这个节日里扮演各种可爱的怪物,逐家逐户敲门,要求获得糖果。传说的背后隐藏着这样的故事:当晚,各种鬼怪也会混入人群中,为了融入这场庆祝活动,人类便装扮成鬼怪模样。这其实是对万圣节深刻意义的解读——我们为了与鬼怪共同分享喜悦,选择以装扮的形式迎接这个节日。
万圣节源自两千多年前的欧洲会所设立的“天下圣徒之日”,后来演变为庆祝所有圣人的节日。在凯尔特人的传统中,这一天是夏天结束、严冬开始的标志,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寻找生灵,借此再生。于是人们在这一天熄掉炉火和烛光,以防亡魂夺生,同时将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以驱赶亡魂。
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逐渐融入了古罗马和德鲁伊德的文化元素。德鲁伊德有一个盛大的秋季节日,认为那晚是伟大的死神萨曼召唤所有死去之人的鬼魂的夜晚。这个节日与古罗马的丰收节相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万圣节。在大多数欧洲地区,万圣节前夜成为了尽情玩闹、讲述鬼故事和互相惊吓的好机会。人们不再将这个节日视为赞美秋天的节日,而是变成了鬼怪、巫婆和鬼魂的节日。
节日中的“不给糖就捣蛋”是孩子们最热衷的游戏。他们穿着奇特服装,手持南瓜灯,挨家挨户索要糖果。若是不给糖,孩子们就会施展各种小恶作剧来惩罚你。除此之外,“咬苹果”也是万圣节前夜的一大盛事。人们将苹果漂浮在水中,孩子们只能用嘴去咬,不能用手触碰水面。这个游戏考验了孩子们的平衡感和技巧。
万圣节是一个充满神秘和趣味的节日。它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狂欢,更是大人们回忆童年、感受文化传统的时刻。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与亲朋好友一起享受这个充满惊喜和欢笑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