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粽子的民间传说
女明星 2025-08-14 02:56www.sylatron.cn大明星网
自南北朝以来,民间逐渐流传着一种与粽子相关的说法,那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祭奠。
据南朝梁的吴均所著《续齐谐记》记载,“阴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到这一天,人们会用竹筒装满米粒,投入江中祭奠他。据说,汉建武年间,长沙的欧回在白日里忽然见到一人,自称三闾大夫。他告知欧回:‘你们祭奠我,我感到很欣慰。但常常有所遗漏,会被蛟龙所窃取。如今若有所惠赠,可以用楝树叶塞住竹筒口,再用五彩丝绳绑紧。这两样东西都是蛟龙所畏惧的。’欧回依照他的建议行事。于是世人开始制作粽子,并附带五彩丝绳和楝叶,这些都是受汨罗江的遗风影响。”
这一与屈原相关的粽子传说,因其浪漫的色调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历代的文人歌赋中频繁出现,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曾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他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粽子的色彩和香味。而在宋代杨无咎的《齐天乐·端午》中,更是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疏疏数点黄梅雨,在特殊的地方又逢重午。角黍包裹金黄,菖蒲泛出玉色,风景依旧像荆楚之地。衣衫上绣着艾虎,更有钗子上的朱符,手臂上缠着红缕。香粉与绵软的风,在绫扇开启的小窗中呼唤着午后的时光。”
这个流传最广的说法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但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着其他版本的说法。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体现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粽子的热爱。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上一篇:山楂一般几月份成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