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谋害了大都督周瑜?
说到赤壁之战,自然会联想到周瑜这一传奇人物。这场战争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周瑜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周瑜并非如戏剧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气量狭隘,而是一个充满雅量的英雄人物。他出身名门,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精通音律,更有着远大的志向。
周瑜的志向并不在于词曲音律,而是志在平定天下。他二十一岁便投靠孙策,两人并肩作战,结为连襟,成为孙策主要的倚重力量。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局面不稳,人心浮动。周瑜从外地带兵返回吴郡,带头拥护孙权的领导地位,为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关键时刻,周瑜总能起到决断性的作用。官渡之战后,曹操乘势提出要求孙权纳质子,当时众人众说纷纭,唯有周瑜坚持反对。同样,在赤壁之战前夕,与曹军是战是和,也是周瑜一锤定音。
这样一个本该继续大放异彩的英雄人物,却在赤壁之战两年后,病死在巴丘,年仅三十六岁。关于周瑜的死因,官方说法是箭创崩裂,也就是死于伤口感染。但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疑点。周瑜受伤时围攻曹仁中箭受伤至死时已两年有余是否旧伤复发令人怀疑。同时历史上就有人推测周瑜死于政治斗争之中。当时周瑜位高权重是孙吴集团的实权人物难免有人暗中算计。从内外因素考虑孙权或许是那个下手之人。周瑜的强势或许让孙权有所忌惮同时他所持的中分天下路线与孙权的三分天下路线相悖进一步加深了孙权对其下手的可能性。然而真正让人唏嘘的是相对于周瑜个人的生命他的政治宏图才是真正的生命线。可以说正是孙权终结了周瑜的性命至于周瑜本人的死因相对而言已显得无足轻重了。对于这位英雄人物的逝去我们不禁要感叹历史的无常和悲壮同时也对他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所留下的传奇故事津津乐道。